“无意占用公共资源”是个伪命题
(相关资料图)
一段时间以来,娱乐圈可谓“一瓜未平一瓜又起”,衣着、恋情、出轨等花边八卦,性骚扰、吸毒、嫖娼等负面爆料,频频冲上热搜。而无论后续事态如何、具体解释怎样,上榜明星们的回应中总有一句标配——“无意占用公共资源”。
职业就在聚光灯下,明星受到关注是必然的。可问题是,眼下诸多所谓“流量明星”的相关话题,除了视觉刺激,就是人性幽暗;除了商业营销,就是“贵圈真乱”;除了争抢番位,就是粉丝引战……桩桩件件,能给大众带来什么?追了半天,除了“吃瓜”心态爆棚,就是“一地鸡毛”“满屏戾气丧气”。
明星流量占据公众资源,背后仍然是“眼球经济”使然。在流量热度与明星资源挂钩的情况下,经纪团队深谙话题制造之道,时不时就捅点“料”以维持曝光度;而“饭圈”粉丝的打榜应援、互撕骂战,则进一步恶化了畸形生态。同时,还有一些以八卦为业的自媒体,专蹭流量明星的光环,直戳公众听八卦、看热闹的心态。今天爆料“X姓顶流”,明天煽乎“X星出轨”,主打一个云山雾罩、低俗恶俗。不管最后有无真凭实据、能否“实锤”,也不管所作所为是否踩了红线、破了底线,似乎只要能吸引众人围观,便是引流成功。明星们总是在道歉“无意占用公共资源”,但事实说明,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。
硬币总有两面性。如果说曾经“流量即正义”“黑红也是红”,收割公众关注、享受流量红利确实能让一众明星大赚特赚,那么时至今日,种种负面效应正在凸显,社会对于流量的看法也在回归理性。说白了,尽管人人都有娱乐需求,八卦狗血也总会有人爱看,但人们所追求的放松开心一定是适度的,不会有人愿意“娱乐至死”。一旦过度,这些娱乐信息对于公众价值观、对于社会治理,都可能带来消极影响。
作为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,互联网是当下重要的“公共资源”之一,其能量质量、价值导向不是小事。既然社会已有共识,那眼下就需要相关方面真正把观念落实到位。比如明星就不能止步于表态,至少要妥善引导自家工作室和粉丝;比如平台也不能光说不干,至少要给算法注入“价值观”;再如网友也不能一边大骂“无脑”一边贡献点击量,而是要真正用自己的关注度给优质内容投票……当有趣有用的信息“承包”我们的舆论场,当优质深刻的作品摆满我们的成品库,何愁“围观热议”不能更有意义?(杜梨)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